English

当前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及对策

2000-01-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杨桂华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是专著《转型社会精神生活研究》。这项成果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把当前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价值观念混乱、精神家园失落、理想与信仰迷惘等问题,称之为精神生活问题。在进行大量实证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当前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着六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于市场经济规则“越位”问题。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市场竞争、利润最大化等原则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原则可以平行移植为社会政治、精神文化行为规则。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市场经济原则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它所蕴涵的个体独立价值观、自利与利他相统一的理念等,来重塑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丰富集体主义价值观;加强社会哲学研究,整合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具体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领域的总体性、系统性研究,进而确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各自的行为准则及价值目标;重视对市场经济规则“越位”而带来的“成本——效益比”分析,严厉打击权钱交易、有偿新闻等不良行为。

关于社会伦理道德“错位”问题。它突出表现为原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对急剧变动的利益结构既无力反映,又无力调节和整合。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伦理关系差异及其对个体道德品行的不同影响的研究,加强社会伦理规范的建设,以伦理规范的可通约性强化道德评价的统一尺度,进而减少个体道德生活的困惑;应加强公共社会伦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把通过熟人评价而激发个人良心的传统道德运作方式逐步转向现代生活伦理的文明化、制度化运作方式,强化社会公德的建设和教育。

关于法治观念“虚位”问题。其突出表现是法治观念教育跟不上法制建设的速度,法制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导致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现象严重。因此,在深化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强化“依法治国”观念的宣传教育,当前重点是对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与人员的法治教育,强化“依法立法”、“依法司法”“依法行政”意识,从而影响和带动全体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大对司法腐败、吏治腐败的打击力度,使法的精神深入人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使法治真正奠基于民主,法治观念方能扎根于民,依法治国方有现实可能性;充分利用专题片、电影与电视剧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使人们知法并学会用法,营造法治的社会氛围。

关于宗教信仰“超位”问题。其突出表现为以宗教信仰代替信仰,掩盖了信仰的社会调控功能。在信仰领域,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不可把这块阵地轻易让给宗教势力。首先,要唱响时代主旋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让这种崇高的信仰占据人们的心灵,并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内驱力。其次,要强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教育,使之在信仰选择上具有可选择性;对当前社会上的“宗教热”现象保持警觉,要主动出击与宗教势力争取群众,以遏止宗教势力的非法的和不适当的增长。再次,要坚决反对外国宗教势力渗透及宗教政治化,提倡独立办教、爱国爱教,善于利用宗教信仰对个体人生、心理慰藉和人伦行为调节的正价值,以促进社会稳定。最后,对于那些披着宗教外衣或打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旗号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邪教”、神秘主义及封建迷信活动,一经发现,就坚决予以取缔。

关于政治意识“空位”问题。其突出表现是政治冷淡主义与非意识形态化。对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同志,要继续加强“讲政治”的教育,增强政治立场、政治思想、政治敏锐性及执政意识。在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消除科学研究人员、知识分子和学生的政治意识“盲区”,使他们增强抵御“西化、分化”的免疫力。要把“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统一起来,以避免一些人用发展经济之名来消解政治意识。

关于理论创新相对“缺位”问题。首先,要建立一支稳定和充满活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社科研究队伍,对社会转型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以高质量成果来帮助决策和积极影响社会评价尺度。其次,要建立一套激励科研创新的机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社会功能,打破“切片分块”的作坊式运作方式,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再次,在吸收借鉴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时,要反对机械照搬,提倡“本土化”创新。最后,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各种评奖中,要强调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克服理论创新相对“缺位”的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